摘要:膜材屋面以什么支承,始終是膜結構設計中有待于探索的問題。也許當初是從氣球或橡皮艇受到的啟發,人們考慮以空氣為支承,就是向氣密性好的膜材所覆蓋的空間注入空氣,利用內外空氣的壓力差使膜材受拉,結構就具有一定的剛度來承重。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美國就曾用氣…
膜材屋面以什么支承,始終是膜結構設計中有待于探索的問題。也許當初是從氣球或橡皮艇受到的啟發,人們考慮以空氣為支承,就是向氣密性好的膜材所覆蓋的空間注入空氣,利用內外空氣的壓力差使膜材受拉,結構就具有一定的剛度來承重。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美國就曾用氣承式膜結構建造了一些小直徑的雷達罩棚用于軍事目的,而大阪博覽會的美國館則是大跨度氣承式膜結構的里程碑。在大阪博覽會上還出現了一種氣脹式膜結構,即將膜材本身做成一個封閉體,注入空氣的壓力要比氣承式大得多。象富士館